寧夏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嘉懿 王皎露)近年來,賀蘭縣依托優質水土資源培育的稻田蟹、南美白對蝦產業強勢崛起,憑借成活率高、肉質飽滿、營養豐富等核心優勢逐漸形成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特色產業體系。在打造特色農業名片的新賽道上,銀川市稅務部門聚焦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區位優勢,立足企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位于賀蘭縣的寧夏藍灣生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工人們正忙著捕撈、分揀、打包,將新鮮的南美白對蝦發往全國各地,現場呈現一派繁忙“豐”景。寧夏藍灣生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擁有高產養殖示范池塘400畝、南美白對蝦養殖育苗車間超6000平方米、現代化養殖溫棚5.5萬平方米。
“鹽堿地里養海鮮,調節水質是關鍵,公司在養殖技術研發上下了大力氣,起步期的資金投入很大。得益于稅收政策支持,近年來企業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過200萬元,為技術升級補充了資金。”藍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法人強佐洲介紹道。據了解,銀川市稅務部門依托征納互動平臺,為寧夏藍灣生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銀川科海漁業稻蟹農場等“養殖大戶”開通服務專線,針對企業進貨、加工、包裝等多個環節開展系統培訓2輪次,重點圍繞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進行相對應的稅費輔導,確保企業在按期準確申報的同時,也能夠精準享受到稅費優惠政策。
今年3月,銀川市首批本土培育蟹苗正式投放市場,賀蘭縣立崗鎮稻谷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銀根介紹道:“以往本地河蟹養殖都要從外省市采購蟹苗,長途運輸和環境變化帶來的蟹苗損耗是巨大的。在實現賀蘭本土化蟹苗培育后,現在區內運輸投放時間最長不超過4小時,蟹苗存活率大大提升?!苯陙?,立崗鎮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產業,成功帶動引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然而,不了解稅費政策、不熟悉涉稅業務卻成了制約經營主體發展的新難題。
“合作社剛成立時,大家對相關的稅收政策都缺乏了解,還好有‘小賀小蘭·稅e通’團隊幫忙,稅務干部主動上門提供‘一對一’服務,從日常稅收管理到輔導我們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讓水產養殖戶平均享受小規模納稅人稅費優惠各類減免超過5萬元?!眳倾y根說道。
針對水產養殖企業稅費知識不足的情況,銀川市稅務部門開展個性化專題輔導,通過辦稅大廳集中講、分散入戶送政策等多種形式為水產養殖戶講解按期申報、開具發票流程和個體戶免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購買農機免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同時利用“我的寧夏”APP“稅集市”專區進行操作輔導,通過“政策送上門、業務遠程辦、需求快響應”為賀蘭縣漁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助力“蟹經濟”“蝦產業”實現生態養殖、科技升級、品牌增值的良性循環。目前全市高標準河蟹池塘養殖面積超7500畝,產量超1000噸,占全區90%,年產值1.5億元。